凌晨浴室有异响!大连一男子凌晨看时热水器突然爆炸,卫生间有异响。男子进去查看,电热水器突然爆炸。瞬间车窗玻璃飞了,车门碎了,人被炸得鲜血直流……今年1月3日,大连开发区高民里一栋居民楼里发生了一起悲剧。电热水器爆炸导致一名47岁男子死亡。事发后,该男子的妻儿将热水器生产厂家诉至法院,索赔128万余元。这个人的离开令人遗憾。电热水器为什么会爆炸,值得探究。
事情发生在1月3日凌晨2点多,开发区高民里的一栋居民楼里。当时,徐先生、魏女士和他们的儿子已经睡着了。睡梦中,魏女士突然听到卫生间传来一声巨响。"“咣”的一声巨响,就像放鞭炮一样."
这时,徐先生也被惊醒了。起床后,他走进浴室寻找异常噪音的来源。与此同时,魏女士下了床,跟着丈夫。魏女士说,她去客厅时,卫生间的电热水器突然爆炸了。瞬间,整个房间什么都看不清楚,房间里弥漫着沸腾的水蒸气。
隐约中,她看到卫生间的门没了,丈夫跌跌撞撞地走了出来,浑身是血。一个细节至今刺痛着她的心:丈夫手上的皮肤已经脱落,血还在不停地滴,伤得很可怕。
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把房间毁得乱七八糟。窗框变形移位,窗户玻璃和卫生间门已经破碎。停在楼下的5辆车被飞溅的碎片砸中,不同程度受损。
事发后,徐先生被送往医院救治。经诊断,他全身85%烧伤度,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。经过6天的抢救,47岁的徐先生因多器官衰竭死亡。失去丈夫的魏女士痛苦万分:电热水器怎么会爆炸?
魏女士提供的照片显示,涉案热水器外壳已经损坏。从剩下的部分可以看出,上面印着带有“OPDIAN”字样的品牌名称。她说,这套房子是去年购买的二手房,目的是方便孩子上学。交房的时候,房子里已经装了这个热水器。
去年12月底,一家三口搬到这里居住。没想到刚住几天就发生了这样的意外。“对于很多租房或者买房的人来说,搬了新家之后,电热水器一插电,就会有热水洗脸洗澡。谁能想到,它有爆炸的危险!”
热水器的《合格证》上,写着生产日期是2019年5月。也就是说,从出厂到出事只需要一年多的时间。
徐先生的离去,对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是一个沉重的打击。目前,夫妻俩的儿子在某重点高中读高三,即将迎来高考。通常情况下,孩子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。父亲去世后,孩子变得沉默寡言,饭桌上不爱动筷子,内心受到很大冲击。刚买的房子已经住不下去了,魏女士每个月还要承担8多元的房贷费用。意外的结果是,房子还面临贬值。
事发后,魏女士心里有个疑问:这个“欧普典”牌热水器是谁生产的?房子里是怎么安装的?魏女士经过走访了解到,自己买的房子其实已经被拆过好几次了。“我们从一家中介的员工手里买了房子,这个员工又从另一家中介手里收了房子……”魏女士说。顺着这条线索,她找到了当初装修房子的公司。工作人员说,这个热水器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。当时没有开发票,但是有转账记录。
经过层层追查,魏女士联系到了这款热水器的生产厂家,位于广东省中山市。魏女士提出了赔偿要求,但未能如愿。今年3月,魏女士父子委托律师将厂家告上法院,请求法院判令对方赔偿128万余元,包括医疗费、丧葬费、死亡赔偿金、精神损失费、房屋折旧费、房屋装修损失及汽车维修费等。十几万的开销。否则储水箱会因压力过大而爆炸。
那么,这个电热水器爆炸的原因是什么呢?厂家对此事怎么看?4月7日,记者根据魏女士提供的联系方式,拨通了厂家的9,多次拨打均无人接听。
本市一位从事电热水器行业的人士表示,电热水器从结构和工作原理上来说,都是相对封闭的压力容器。从国内很多案例来看,爆炸事故多是由于储水箱压力过大造成的。有几个因素会导致内罐压力过高。
“符合国家标准的正规电热水器都有多重保护措施,包括温控设备、过热保护设备、泄压阀等。”这位人士表示,如果前两者都失效,在持续加热下,储水罐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水蒸气,导致罐内压力升高,而泄压阀由于水垢堵塞、元件故障等因素无法及时泄压。当压力超过罐体的承受极限时,就会爆炸。
我国发生多起电热水器爆炸事故,后果严重。去年六月,沈阳的一对夫妇在家给他们17个月大的宝宝洗澡。放水时,电热水器突然爆炸。一家三口被飞溅的热水和蒸汽严重烫伤,面积达95%以上。尽管尽了一切努力,婴儿还是不幸夭折了。同样在去年6月,在贵州遵义,一名31岁的妇女因热水器突然爆炸而受伤死亡,留下了她年幼的儿子。
作为消费者,如何防范此类事故?对此,业内人士表示,首先,电热水器爆炸需要同时满足多种极端条件。一般情况下,发生事故的概率极低,消费者不必对此过于担心。其次,在购买电热水器时,尽量购买质量高、信誉好的大品牌产品,并查看是否有“3C”8标志;不要买劣质品牌或名牌的电热水器。最后,按照说明书上的内容使用热水器,定期检查减压阀等部件;不懂可以找专业技术人员维修。
同时,购买二手房后,要对家里的家电和生活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“体检”。如发现泄漏和部件故障,应立即修复,彻底消除安全隐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