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外墙钢管架规范要求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外墙钢管架规范要求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外墙双排脚手架规范?
1)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:
N1=Nlw+No式中 Nl——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(kN)
Nlw——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,应按本规范第5.4.2条的规定计算。
No——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(kN),单排架取3,双排架取5。
2) 扣件连墙件的连接扣件应按本规范5.2.5条的规定验算抗滑承载力。
3) 螺栓、焊接连墙件与预埋件的设计承载力应大于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Rc。
4)由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,应按下式计算:
Nlw=1.4·wk·Aw式中Aw——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面的迎风面积。
1、脚手架:脚手架(scaffold) 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。建筑界的通用术语,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、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。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,说白了就是搭架子,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:竹、木、钢管或合成材料等。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,此外在广告业、市政、交通路桥、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。
2、《钢结构设计规范》: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,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。 钢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一。中国是最早用铁制造承重结构的国家,远在秦始皇时代(公元前246-219年),就已经用铁做简单的承重结构, 而西方国家在17世纪才开始使用金属承重结构。公元3-6世纪, 聪明勤劳的中国人民就用铁链修建铁索悬桥,著名的四川泸定大渡河铁索桥,云南的元江桥和贵州的盘江桥等都是中国早期铁体承重结构的例子。
按照国家标准的规范要求,需要采取钢管搭设,对于它的尺寸做出的要求,采取的是48×3.5毫米规格的尺寸,并且需要用钢扣件进行搭。
扣搭设的尺寸随着施工的进度来变换,高度超出施工层需要达到1.5米,搭设的时候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双排脚手架。脚手架体立杆类,采取安全网进行全方位的封锁围挡。
3.2米处需要搭设第1层的平网,随着施工的高度越来越高,每隔6米需要设置层间网。
国标脚手架规范?
国家标准《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》
1.在国家标准下脚手架的主要构配件、材质及制作质量要求。
2.国标脚手架的分类、荷载、标准值、分项系数、效应组合。
3.脚手架的设计计算规定、地基承载力,模板支架、双排脚手架的计算。
4.国标脚手架的构造要求。
5.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的规范、施工方案、施工准备等。
6.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的国家标准。
7.建筑脚手架的安全管理与维护。
《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》JGJ130-2001,《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》JGJ80-91,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》850204-2002等。
1.架体的结构设计,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,造价经济合理,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,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。
2.选用材料时,力求做到常见通用、可周转利用,便于保养维修,结构选型时,力求做到受力明确,构造措施到位,升降搭拆方便,便于检查验收。
3.综合以上几点,脚手架的搭设,还必须符合JCJ59-99检查标准要求,要符合文明标化工地的有关标准。
4.结合以上脚手架设计原则,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,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,决定采用以下脚手架方案,普通悬挑架。
5.外脚手架是指搭设在外墙外面的脚手架,其主要结构形式有钢管扣件式、碗扣式、门型、方塔式、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悬吊脚手架等,在建筑施工中要大力推广碗扣式脚手架和门型脚手架。
外墙保温脚手架搭设规范?
1、 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应垂直稳放在金属底座或垫木上。立杆间距不大于2米,大横杆间距不大于1.2米,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.5米。
钢管立杆、大横杆接头应错开,要有扣件连接、拧紧螺栓,不准使用铁丝绑扎。木脚手的立杆应埋入地下30-50厘米,先挖好土坑,将底部夯实并垫以砖石,木立杆间距不大于1.5米,大横杆间距不大于1.2米,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米。
2、 搭设时候来说,普通悬挑架悬挑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:很重要的,水平悬挑→纵向扫地杆→立杆 →横向扫地杆→小横杆→大横杆(搁栅)→剪刀撑→连墙件→铺脚手板→扎防护栏杆→扎安全网。定距定位。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、外立杆离墙距离,并做好标记;用钢卷尺拉直,分出立杆位置,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;垫板,垫板必须铺放平整,不得悬空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外墙钢管架规范要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外墙钢管架规范要求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